同样属于塑料,为啥我是普通塑料你是工程塑料?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若真要人站在理论的角度分析一番,大概又确实有一番难度。
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再来看看日本工业界的定义“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 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认真推敲不难发现,其实这种书面的定义都很宽泛,仅仅是从材料的应用环境和产品上给出了标准。
其实很多被归为“通用塑料”的材料也能做以塑代钢的应用,也能耐高温,但是从应用开发的过程来看却并不符合工程学强调的“需较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较大而复杂的工作,要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来完成”。工程塑料材料应用的开发周期比通用塑料要更长,步骤更多,需要利用的分析软件和设备更复杂,试错的风险也更大。正常情况下,产品开发选定材料的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1.定义产品的关键要求即CTQ,比如:V0阻燃,长期使用温度高于80度,拉伸模量大于10Gpa等,要求要具体,最好有详细的数据定义。
2.根据CTQ初步筛选材质种类,比如: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66,玻纤增强PC,POM等,这时候不仅要看材料生产商出具的产品手册更应该查看知料应用案例。参考其他厂家类似产品选择材料的要求及原因可以减少项目在这一步的试错成本,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3.根据上一步确定的材质种类选定具体的材料规格,选定规格时不仅要参考知料应用案例还要看知料物性表里的参考价格提前了解原材料的成本和采购渠道。
4.选定具体的材料规格后在开模具前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对比较复杂的结构部件进行模流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甚至有些产品还需要做3D打印的模型进行更多的验证。
5.各种验证通过后就可以开模了,模具完成后就可以通过试模来验证模具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并且对产品样品进行性能测试。这个过程也是出错高发阶段,大多都需要反反复复很多轮次优化调整和再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推荐去知料问答多跟资深的工程师讨论材料、模具和成型工艺方面的问题。
这属于较为传统的工程塑料应用开发过程,较贴切工程学的方法论和流程。但这是从应用开发的角度定义工程塑料,另外两种方法就是聚合和改性,同样这两类方法也是工程塑料区别通用塑料的其他角度。